打造上海廣告制作知名品牌
藍山廣告,為你提供廣告策劃、設計、制作、安裝一條龍服務
藍山廣告服務熱線
13644575554
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!我在往期的問答中回答過類似的問題,但是感覺沒有說透,今兒著實下了一番功夫,從以下3個方面,詳盡論述長期不吃晚飯,對我們身體的影響,希望對你有所裨益,僅供參考。
大家都知道這句話:“生命不息,運動不止。”
盡管進入晚間,我們身體的活動范圍和運動量都會減少;尤其是進入夢鄉以后,身體更是處于相對靜置狀態。但是,這并不表示我們身體就不再運動了,不再進行消耗,甚至不再需要能量了!相反我們的身體有著自己的生物節律,這個生物節律就叫生物鐘。
那么,我們首先就來看看,從晚上6:00以后到第二天早上6:00這段時間,我們的身體都在干些什么?
晚上18點—19點:一天中的體力消耗達到最高峰,血壓也開始慢慢上升,此時的心理和情緒都有點不穩定了,我們的身體仿佛在說:“別煩我,我在等吃的!”
晚上20點—21點:晚餐過后,體重增加了,反應也異常迅速、敏捷起來,這時的記憶力特別好,值得抓緊利用一下;
晚22點—24點:我們身體的體溫開始下降,睡意來臨;但此時我們身體的免疫功能開始增強,血液內的白細胞開始增多;呼吸減慢,脈搏和心跳降低,激素分泌水平下降;軀體準備休息了,但身體卻要開始一天當中最繁重的工作:細胞修復。身體要換掉已死亡的細胞,生產出新的細胞,為新的一天作好準備;
凌晨1點-2點:身處深夜,進入夢鄉,此時肝臟仍在繼續工作,它要利用這段軀體安靜的時間,抓緊生產生命需要的各種物質,并把一些有害物質清除體外;
凌晨3點—4點:肌肉完全放松,血壓更低,腦部的供血量最少,肌肉處于最微弱的循環狀態,呼吸仍然很弱,全身器官節律放到最慢;
清晨5點—6點:一覺醒來,精神飽滿狀,血壓升高,心跳加快,體溫上升,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開始增加,迎接新的一天到來。
從以上分析,我們知道,盡管傍晚以后至次日清晨這段時間,我們身體處于相對靜息狀態,但是生命的運動沒有停止,生物鐘仍在轉動、向前。
1.我們一天的食物需求量
根據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》建議,我們每天的平衡膳食模式是寶塔式,由塔底向塔頂,分別是水—主食—蔬果—葷食—豆奶堅果—油鹽,其中建議健康成年人,一天的平均攝入量如下。
水:1500-1700毫升,
主食:谷薯類250-400克,其中全谷物和雜豆50-150克,薯類50-100克;
蔬果:蔬菜類300-500克,水果類200-350克;
葷食:畜禽肉40-75克、水產品40-75克、蛋類40-50克;
豆奶堅果:奶及奶制品300克、大豆及堅果類25-35克;
油鹽:食鹽<6克,食用油25-30克。
以上食物折合總能量約在1600-2400千卡之間。
2.我們晚飯的食物需求量
根據全天的食物需求量,再劃分出晚餐。一般情況下,我們每天一日三餐的能量攝入的比例分配是:早餐30%、午餐40%、晚餐30%。
當然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職業,勞動強度以及生活習慣進行適當調整。
常規的進餐時間是:早餐6:30-8:30、午餐在11:30-13:30,晚餐在18:00-20:00進行為宜。
因此,按照晚餐占全天攝入能量的30%計算,得出健康成人平均晚餐攝入能量為480-720千卡。
在以上我們列舉出的一日三餐營養食材中,總結歸納起來,主要是由3大營養素組成的,即脂肪20-30%、蛋白質10-15%、碳水化物50-65%。
如果長期不吃晚飯,意味著有可能導致我們身體中的這3大營養素長期缺乏,那么,長期缺乏了這3大營養素,我們的身體將會怎樣?分述如下,僅供參考。
1.我們身體長期缺乏脂肪,將會怎樣?
盡管身體中的脂肪過多,會給健康造成危害,但是必需的脂肪對我們身體來說,非常重要。
如果長期不吃晚飯,發展到身體中的必需脂肪酸缺乏,那么,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后果,不僅可以引起生長遲緩,生殖障礙,皮膚受損等;而且還會導致肝臟,腎臟,神經和視覺等多種疾病的發生。
2.我們身體長期缺乏蛋白質,將會怎樣?
如果我們長期不吃晚飯,導致身體缺少蛋白質營養素,那么,至少會產生以下3大危害。
一是抵抗力下降,因為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離不開蛋白質參與,如果長期缺少蛋白質,很多免疫物質無法合成或合成減少,結果會導致身體的抵抗力下降。
二是肌肉數量和質量下降,因為蛋白質是構成我們強健肌肉的重要成分,如果長期缺少蛋白質,我們身體里的肌肉數量和質量會明顯地下降,人就會變得骨瘦如柴。
三是身體水腫,因為我們身體里的膠體滲透壓,起作防范身體水腫的作用,而維持正常的膠體滲透壓離不開必需的蛋白質的參與;所以,如果長期缺少蛋白質,就會使得膠體滲透壓的下降,最終造成身體水腫的后果。
3.我們身體長期缺乏碳水化合物,將會怎樣?
我們的身體離不開碳水化物,就像魚兒離不開水一樣;如果長期不吃晚飯,導致身體長期缺乏碳水化合物,那么,至少會發生以下3的健康危害。
一是身體會過度消耗脂肪,如果身體長期缺乏碳水化合物,就會不得不使身體用脂肪來頂替它,這就會過度消耗脂肪,產生過多的酮體,導致酮癥酸中毒的風險增高,皮膚會變得粗糙,四肢會軟弱無力。
二是身體會過度消耗蛋白質,同理,身體還會過多消耗蛋白質,來彌補碳水化物的不足。而身體蛋白質分解增強,不僅會導致全身無力,疲乏、血糖含量降低;而且還會產生頭暈、心悸、腦功能障礙等癥狀。
三是便秘的次數增多,體內長期缺乏碳水化合物,不僅會導致胃腸功能紊亂,會引起惡心、嘔吐;而且會造成大便干結,便秘次數增多,導致腹痛、腹脹等癥狀,威脅身體健康。
你同意我的觀點嗎?
每天更新健康熱點,醫療痛點;如果我說的,正是你所想的,那么,請點贊、轉發、關注朱蕭俊說健康!
特別提醒:評論區中的推薦用藥,均需謹慎試用,切勿打款購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