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造上海廣告制作知名品牌
藍山廣告,為你提供廣告策劃、設計、制作、安裝一條龍服務
藍山廣告服務熱線
13644575554
這個問題問得很傷感!因為人活七十古來稀,早已成為老黃歷!先不說我們的鄰國日本,人均壽命已突破80大關;就拿我國官方發布的數據:2018中國居民人均壽命也已登上77歲,遠遠超過古稀之歲了。
所以,人活70歲就行了,不需要活的太大,可以肯定地說不是目前的主流觀點,而可能是一種非主流的悲觀情緒。
俗話說:“愿在世上挨,不在土里埋”。那么,產生“人活70就行了”,這種悲觀情緒的背后,反映出什么樣的內心世界?又會有何種的難言之隱呢?
如果人活70,鰥夫姑婆,無依無靠,也就是男人一輩子沒結婚;女人一輩子沒嫁人。
有這樣的處境和境遇的人,活到70歲以后,如果身體健康狀況良好,生活尚可自理,那么,活著還不至于這么悲觀;相反,如果身體健康狀況不好,甚至很差,生活不能自理,那么,每天感覺就像是度日如年,活著,除了無盡的痛苦,沒有任何積極意義而言。
如果人活70,鰥寡孤獨,失去親人,也就是說在最需要親人照顧時,卻失去了依靠,孤苦無依。
這樣的人,即使進了養老院,但是如果身體健康狀況不佳,生活不能自理,也會面臨很大的痛苦,滋生厭世情緒。
所以,一些70以上的鰥寡孤獨老人,想法往往比較消積,因為殘酷的現實,使他們體驗不到生活樂趣,產生不了積極的生活態度。
最后,如果人活70,多病纏身,整天除了充當藥罐子,幾乎沒有意義,生不如死。
即使足夠幸運的話,遇到孝順兒女,盡心服侍,但“久病床前無孝子”,哪有自己健康身體的自由。
病痛的折磨和沒有盡頭痛苦,不僅讓自己,而且整個家庭陷入沉悶、悲觀的氛圍和情緒之中,生活中的樂趣就是在這樣的呻吟中,一點點的消失殆盡。
你同意我的觀點嗎?
每天更新健康熱點,醫療痛點;如果我說的,正是你所想的,那么,請點贊、轉發、關注朱蕭俊說健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