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造上海廣告制作知名品牌
藍山廣告,為你提供廣告策劃、設計、制作、安裝一條龍服務
藍山廣告服務熱線
13644575554
這個問題涉及的理論性較強,尤其是有關藥學方面的知識,我盡量做到深入淺出,淺顯易懂地回答,僅供參考。
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才算中藥的起效。
1.中藥的起效應當是指療效,即治療的積極效果,例如癥狀緩解、減輕,甚至消除;而不是指作用,因為作用是中性詞,除了癥狀減輕以外,癥狀加重也是中藥的作用之一,只是它是中藥的副作用,屬于不良反應而已。
2.中藥的起效應當包括指標變化。除了癥狀的變化,我們可以感知以外;中醫的起效,還有一種雖然我們感官無法感知,但是通過儀器設備檢測,表現出指標的變化,即向著好的方向變化。
所以,中藥的起效,包括癥狀和指標的改善。
其次,我們要弄清楚中藥起效的時間是如何計算的。
當中藥通過口服(當然也可以注射、透皮等其他給藥方式),經胃腸吸收進入血液之中,再由血液運輸到病灶部位(即靶組織),發生作用。
由于中藥在上述過程中,是逐漸進入血液,并形成一定濃度的,所以我們不能指望它立刻起效,需要中藥吸收以后,血藥濃度達到峰值時的效果最大,而達到血藥濃度平均峰值的時間,就應當是中藥起效的時間。
所以,中藥的起效時間是以達到血藥濃度平均峰值時間為計算依據的。
有了上面兩個概念的基礎后,我們就可以推導出中藥的起效時間了。
一般中藥的血藥濃度平均峰值時間約在6-12小時之間,而持續的藥效導致癥狀或指標的改善,約為一周左右的時間。當然這僅僅屬于一般情況下的數據。
由此可以得出結論,一般情況下,中藥的起效時間在一周(7天)左右。
你同意我的觀點嗎?
每天更新健康熱點,醫療痛點;如果我說的,正是你所想的,那么,請點贊、轉發、關注朱蕭俊說健康!